出家无易事,了道亦非难。各自要努力,如人担上山。
累劫负偿命,此生莫等闲。遇时若不顺,展转落雠关。
佛与人方便,度人及登山。布身而填险,为众代艰难。
荷担如来者,莫道不当番。汝逆和尚顺,明朝报愈艰。
汝见有福者,拥从物如山。在处皆如是,因修得世间。
若争人我相,不如快下山。若酬自己债,岂用学烧丹。
相逢无别有,动不是风幡。前后都还却,独坐大雄山。
偈颂三十首 其三十。宋代。释印肃。 出家无易事,了道亦非难。各自要努力,如人担上山。累劫负偿命,此生莫等闲。遇时若不顺,展转落雠关。佛与人方便,度人及登山。布身而填险,为众代艰难。荷担如来者,莫道不当番。汝逆和尚顺,明朝报愈艰。汝见有福者,拥从物如山。在处皆如是,因修得世间。若争人我相,不如快下山。若酬自己债,岂用学烧丹。相逢无别有,动不是风幡。前后都还却,独坐大雄山。
释印肃(一一一五~一一六九),号普庵,俗姓余,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)人。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,年二十七落发,高宗绍兴十二年(一一四二),于袁州开元寺受戒。游湖湘,谒大沩牧庵忠公,有省。十三年,归寿隆。二十三年,主慈化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,始营梵宇。五年卒,年五十五。有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卷上《年谱》、《悟道因缘》、《塔铭》。 印肃诗,辑自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编为三卷。 ...
释印肃。 释印肃(一一一五~一一六九),号普庵,俗姓余,袁州宜春(今属江西)人。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,年二十七落发,高宗绍兴十二年(一一四二),于袁州开元寺受戒。游湖湘,谒大沩牧庵忠公,有省。十三年,归寿隆。二十三年,主慈化寺。孝宗乾道二年(一一六六),始营梵宇。五年卒,年五十五。有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卷上《年谱》、《悟道因缘》、《塔铭》。 印肃诗,辑自《普庵印肃禅师语录》,编为三卷。
沈公序亦爱亭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孙觌。 吟牵东阁兴,静憩北窗眠。窟小中生月,文高迥入玄。回看甲乙第,已到巳辰边。不见门生莠,歌钟尚隐然。
日暮。清代。夏曾佑。 日暮江逾阔,秋深水不波。寒沙求食鸟,远浦挽船歌。万物艰辛里,劳生感慨多。低回思作者,此意欲如何。
秋夕过松陵。宋代。武衍。 月冷江空夜气浓,桂行飞下广庭风。不知何处神仙过,鹤唳数声烟霭中。
粤台怀古四首分韵得幽字 其三。明代。黄佐。 对酒烟霞晚,裁诗天地秋。坐闻松籁迥,行爱桂岩幽。大泽龙蛇远,荒台鹿豕游。向来南海尉,辛苦事嬴刘。
秋兴 其二。。王九思。 秋风昔伴逐臣回,此日逢秋意转哀。贝锦有言䜛巷伯,黄金无梦到燕台。土阶步月青藜杖,草阁看花浊酒杯。垂老光阴吾愿足,补天自有出群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