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残桃叶,送风流,几辈过江人物。瑟瑟清溪,流不尽,荒却半城山色。
剪韭循畦,牵萝补屋,许占閒鸥席。故人无恙,坠欢何意重拾。
谁念辛苦营巢,朱门换了,旧垒都陈迹。差喜归来三径在,手植疏桐如幂。
滴露研朱,移阴布榻,一枕羲皇易。瓶笙轻度,挑灯聊话今夕。
念奴娇 赋访云主人桐影小筑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 歌残桃叶,送风流,几辈过江人物。瑟瑟清溪,流不尽,荒却半城山色。剪韭循畦,牵萝补屋,许占閒鸥席。故人无恙,坠欢何意重拾。谁念辛苦营巢,朱门换了,旧垒都陈迹。差喜归来三径在,手植疏桐如幂。滴露研朱,移阴布榻,一枕羲皇易。瓶笙轻度,挑灯聊话今夕。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 ...
陈方恪。 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
试日怀世美。南北朝。邹浩。 挟策刚为泮水行,暖风迟日试诸生。姚黄魏紫知何许,独有杨花扑砚轻。
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十五。清代。姚燮。 二鼓黄垒堡,三鼓香城村。旋风飐轮角,沙叶为蔽昏。大河莽东注,石闸西营屯。奔蹄不受役,纵性投沄浑。巡卒互讥盗,击柝催闭门。巷火渐稀灭,防肃及犬豚。居常慎动止,一息堪自扪。麟虎各山薮,于我何仇恩?
登伯牙琴台见菊花。。黄节。 英雄心事托琴中,独访孤台过断虹。满地夕阳号朔雁,隔帘人影瘦西风。秋花晚节多迟暮,古调今弹有异同。不为知音为知志,苍茫山水月湖东。
春伯邸楼次韵十哥所题。宋代。韩淲。 楼阴入清湖,南风渡歌鼓。旅梦不自持,悠扬定何许。醒来疏雨过,两目隘泥土。虑澹地亦偏,桐花映窗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