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甲材毛诸品类,众生与佛心无二。只为当时错用心,致使今生头角异。
水中游,林里戏,何忍将来充日计。磨刀着火或研齑,口不能言眼还觑。
或槌磕,或刀刺,牵入镬汤深可畏。㷟燖毛羽括皮鳞,刮脊剜心犹吐气。
美君喉,誇好味,劝子劝妻言俊利。只知恣性纵无明,不惧阴司毫发记。
命才终,冤对至,面睹阎王争敢讳。从头一一报无差,炉戾镬汤何处避。
劝贤豪,须戒忌,莫把众生当容易。食他一脔脔还他,古圣留言终不伪。
戒杀兼能买放生,免入阿鼻无问地。
戒杀文。宋代。释了元。 鳞甲材毛诸品类,众生与佛心无二。只为当时错用心,致使今生头角异。水中游,林里戏,何忍将来充日计。磨刀着火或研齑,口不能言眼还觑。或槌磕,或刀刺,牵入镬汤深可畏。㷟燖毛羽括皮鳞,刮脊剜心犹吐气。美君喉,誇好味,劝子劝妻言俊利。只知恣性纵无明,不惧阴司毫发记。命才终,冤对至,面睹阎王争敢讳。从头一一报无差,炉戾镬汤何处避。劝贤豪,须戒忌,莫把众生当容易。食他一脔脔还他,古圣留言终不伪。戒杀兼能买放生,免入阿鼻无问地。
李清臣(一○三二~一一○二),字邦直,安阳(今属河南)人。仁宗皇祐五年(一○五三)进士。调邢州司户参军,迁晋州和川令。神宗时,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,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元丰四年(一○八一),拜吏部尚书。六年,迁尚书右丞。哲宗即位,转尚书左丞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一一○一),为门下侍郎,寻出知大名府。崇宁元年卒,年七十一。有诗文一百卷,已佚。事见《杂肋集》卷六二《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》,《宋史》卷三二八有传。今录诗七首。 ...
释了元。 李清臣(一○三二~一一○二),字邦直,安阳(今属河南)人。仁宗皇祐五年(一○五三)进士。调邢州司户参军,迁晋州和川令。神宗时,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,同修起居注,进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元丰四年(一○八一),拜吏部尚书。六年,迁尚书右丞。哲宗即位,转尚书左丞。徽宗建中靖国元年(一一○一),为门下侍郎,寻出知大名府。崇宁元年卒,年七十一。有诗文一百卷,已佚。事见《杂肋集》卷六二《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》,《宋史》卷三二八有传。今录诗七首。
桃花。唐代。罗隐。 暖触衣襟漠漠香,间梅遮柳不胜芳。数枝艳拂文君酒,半里红欹宋玉墙。尽日无人疑怅望,有时经雨乍凄凉。旧山山下还如此,回首东风一断肠。
黄河南岸见梨花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陆深。 粉痕香晕雨初乾,惆怅芳心怯晓寒。忆向小楼吹铁笛,湘帘十二捲朱阑。
和秋禊六首 其六。。范景文。 春禊何如秋禊佳,幽芳九畹露滋荄。风传金气园邻谷,门接桑田里是柴。貌出群贤皆似鹤,坐当古木半如楷。远香无用标新榜,即曰兰亭义却谐。
赠诗奚黄懿卿谑来献。明代。邓云霄。 书记翩翩清且嘉,偶携龙剑事张华。行吟常负囊中锦,同梦曾偷笔里花。白社径堪呼小友,青云犹许附名家。主人最是怜才者,岂似方回浪自誇?
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其三。宋代。宋庠。 平日开黄阁,兹辰奠素旗。留侯尝辟谷,岩说遂骑箕。天迥哀笳咽,林长导翣迟。行人此堕泪,何必岘亭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