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子谏杀烛邹

晏子谏杀烛邹朗读

  齐景公好弋,使烛邹主鸟而亡之。公怒,诏吏欲杀之。晏子曰:“烛邹有罪三,请数之以其罪杀之。”公曰:“可。”于是召而数之公前,曰:“烛邹,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,是罪一也;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,是罪二也;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,是罪三也。数烛邹罪已毕,请杀之。”公曰:“勿杀!寡人闻命矣。”

译文

  齐景公喜欢捕鸟。有一次,他捕到了一只漂亮的鸟,就命令烛邹管理鸟。不久,鸟逃跑了。齐景公气坏了,决定亲手杀掉他。晏子说:“烛邹有三条罪状,请让我列数他的罪状然后杀掉他。”于是召见烛邹,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,说:“烛邹!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,却让鸟逃跑了,这是第一条罪行;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,这是第二条罪行;让诸侯听到这件事,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,这是第三条罪行。烛邹的罪已经列举结束,请杀死烛邹。”景公说:“不用处死了.我明白你的指教了。”

注释

弋:(yì)带有绳子的箭,用来射鸟;系着绳的箭,此处名词作动词,指用弋射;此处指捕鸟

使(使烛邹主鸟):命令,派遣(上级对下级)。

使(使吾君、使诸侯):致使,让。

是:这。

故:原因,缘故。

景公:姜姓,吕氏,名杵臼。春秋后期齐国国君,齐灵公之子,齐庄公之弟。

好:爱好,喜爱。

烛邹:齐景公的一个臣仆。

主:掌管,主管,负责管理;也可翻译成“养”。

诏:诏书,皇上的命令或文告。这里指下令。

数(shǔ):历数;列举

重:重视,以……为重。

轻:轻视,以……为轻。

闻命:接受教导。命:命令,这里指教导。

亡:丢失,逃跑,让……逃跑了,这里指让鸟逃走了。

以(以吾君重鸟):认为。

以(以其罪而杀之):按照。

以(以鸟之故):因为。

士:商、西周、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;读书人。

前:前面。

毕:结束。

而:连词表承接;连词表并列 。

汝:你。

谏:规劝

罪三:三条罪状。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。下文的“罪一”“罪二”用法相同。

是:这。

欲(召吏欲杀之):想

寡人:古代君主自称。

  揭露当时的帝王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,颂扬晏子的能言善辩与机智、正直的精神。

  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,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。

  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,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,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  晏子不是直接劝阻,而是间接委婉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,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(晏子的高明之处)。

刘向 编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金狮玉简锁棉洋,母氏栖神是故乡。天马当前鞍一轴,云龙数下诰三章。

百年已竭和熊苦,今日方彰却鲊良。春暮不催风雨至,对扬甫毕见天浆。

()

髯龙嘶风山石裂,玉人影断横斜月。

一声翠羽琅玕东,罗浮梦断微茫中。

()

越王台上望,秋色最堪怜。五虎罗青嶂,双鸿破碧天。

芙蓉充杂佩,蟋蟀伴孤眠。欲觅知音者,雷阳路几千。

()

周王八骏走天涯,争似君家四宝奇。

郑洛风烟虽咫尺,恨无由往一观之。

()

曾闻郑女咏同车,更爱丰标淡有华。欲傍苔莓横野渡,似将铅粉斗朝霞。

品题从此添高价,物色仍烦筑短沙。漫道春来李能白,秋风一种玉无瑕。

()
弘历

千亩渭川濆,琅玕戛碧氛。溪称六逸隐,林会七贤文。

月入檀栾影,风翻翡翠云。相如虽后至,也得见梁君。

()